自从收到了李大使的签名之后,我对李肇星的消息就更加关心.从各种各样的报道中我逐渐了解到,李肇星不仅仅是一位卓越的外交家,他还是一位难得的"诗人大使".
做为一名外交家,他被人描述为一名"从革命家转为职业外交家的当代中国外交官的典型".国际上的外交战线,云谲波诡,变化难测。时而晴空朗朗,时而乌云弥漫;时而水波不兴,时而狂风恶浪。在出使美国的三年多时间里,中美关系波澜起伏,峰回路转。1998年底,克林顿总统访华。1999年4月,朱镕基总理访美。5月发生“炸馆”事件。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11月,中美在北京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赢”协议。2000年,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在纽约会晤,美国会通过PNTR案。2001年8月发生撞机事件....这三年间还有所谓的“政治献金案”、“李文和案”以及“人权”问题等等。每逢关键时刻,李肇星都挺身而出,从未畏怯退缩过。华盛顿的外交圈,至今还记得他在1999年那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严重事件中的表现,称他是意志坚强,同时又是很讲道理的外交家。形容他是铁嘴钢牙,鹰胆鸽心.李肇星被美国传媒认为是“强硬派”,美国报纸形容当时的李肇星大使“脸上极具哀容与愤怒,让美国人印象极深”。他以自己的正直、智慧与赤诚,赢得了美国广大人民的友谊与外交界的尊重。
而做为一名诗人,他的文学才华则是近几年才为世人所逐步了解,1999年出版了他的诗集"青春中国",今年又出版了"李肇星诗选".其实青年时代的李肇星响往的是成为一个文学家.李肇星1940年出生在山东胶南县现为胶南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如诗如画的年纪里,李肇星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与梦想,他想写书,当记者,当诗人。李肇星俨然是一位虔诚的文学少年。1959年夏,苦读寒窗十载的李肇星高中毕业,遗憾的是,他的文学梦恰恰在此时被无情地击碎。李肇星报考的学校是饱经世纪沧桑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是李肇星填报的第一志愿,西语系英语专业则为第二志愿。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北大却以他的第二志愿录取了他。这一让他当时颇感失落的“误会”倒成就了一个卓越的外交家。但他的文学梦并没有结束。年轻的李肇星疯狂地写诗,他的诗文四处发表,甚至上了《人民日报》.而当他事业有成,身居高位之后,他更是喜爱通过写诗来舒发情感,记录人生.通过他的诗歌,人们可以更容易地走近李肇星,了解李肇星.李肇星的全部诗歌,都始终如一地贯穿着对祖国的忠诚、对各国人民的友善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祖国是他的根。他的思想、感情,他在诗歌创作中所取得的灵感,以及其他的一切,都是从这条根上派生出来的。他在为香港回归祖国一周年而写的那首诗里写道:“在昨日的创伤里,/在今日的求索中,/我触到了博大的根茎:/我是炎黄,/炎黄是我!/我是赤子之火,/我是灿烂的紫荆。/中国铸成我的灵魂,/中国赐予我生命。”在这首诗里,他虽然写的是香港回归,实际上也是在写他自己.他为祖国而歌唱,而写作,而欣喜,而激愤,而不懈地求索真理,而坚定顽强地进行着各种尖锐复杂的斗争。他的诗,就是他这些思想感情的喷发,是经过发酵加工后的艺术结晶。“胜过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像士兵匍匐在阵前,/卫护母亲的尊严。”这是李肇星对外交官们的写照.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不仅是一个胸怀世界风云的外交家,还是一个和我们有着一样的情怀,一样的喜怒哀乐的普通劳动者.作家张锲在为李肇星诗选所写的序言中(参见文汇报电子版)有这样一段感人的记载:"有一幕动人的情景,我一直难以忘怀。2002年夏季的一个晚上,首都文学界在“文采阁”举办诗歌朗诵会。那天的节目之一,是由著名播音员方明同志朗诵李肇星的《奶娘》。这是李肇星2000年1月从美国回山东胶南丁家村看望奶娘时所写的一首诗。他从小家境贫寒,父亲很早就离家参加了革命,母亲生了六个孩子,只有三个孩子活了下来。他幼时母亲的奶水不旺,时常背着他在乡里乡亲的帮助下,找奶娘喂养他。可他长大之后,满世界漂流,难得见奶娘一面。过了五十多年,他的母亲已经故去,他也已两鬓泛霜,终于不计归程万里,回到家乡去看了次奶娘。他是这样描写那次见面的:“又惊又喜的相见,/上上下下的打量。/抚着你干瘦、冰凉的手,/我为什么有些慌张?/我搬进了现代商楼,/你还住简陋的矮房;/我用上了VCD和电脑,/你没听过电话铃响。/你的炕席怎么又粗又硬,/电灯只有油灯的光亮。”而当他这样真诚的自责时,奶娘却没有一句埋怨,竟还慈爱地笑着劝慰他:“我比你妈福气多了,/多享受了几年不愁吃穿的时光。/往后电视要换成带色的,/脚踏车全家有了两辆。/小孙子夏天考大学,/将来要跟你一样。/听说你干的不孬哇——/为父老乡亲们争光……”方明朗诵到这里,止不住开始哽咽。我注视着李肇星,发现他已经泪流满面。最后,当诗人在诗里发出一声叹息:“唉,我这么大了,/还是禁不住丁点赞扬。”“可心却碎了,/受了一次受不了的震荡。”然后又深情地呼唤道:“我的亲娘啊,/难道你的奶水还没流干吗?/你不再丰满的身躯,/竟还如此宽宏、顽强,/还在为我,你的儿子/灌注精神的奶汁,做人的营养,/报国的力量!”这时,台上的方明,台下的李肇星,都一任脸上的泪水流淌。会场寂静无声,过了一会儿,才爆发出阵阵掌声。说实在的,那晚我也流下了热泪。我虽然也算是个喜爱诗歌的人,但对于诗歌的魅力,却有时信其有,有时觉其无。只有在彼时彼刻,我才进一步感觉到诗歌的力量,并且从中看到李肇星那颗袒露着的金子般的心!"
张锲在他的序言中继续写道:"在我国近、当代的外交史上,也曾经有过一些诗人外交家。其中特别著名的,如清朝末年的改良派诗人黄遵宪。他曾经出使过日本,任使馆参赞,还任过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国参赞、驻新加坡总领事等职。他的诗,被梁启超评为“大气淋漓,卓然为大家”,有《人境庐诗草》传世。但他作为外交使节,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却受尽了欺凌屈辱。日本派军警废除琉球藩,由琉球开始打通以武力侵略台湾之路,正是在他出任驻日参赞时发生的。他虽然也据理抗争,怎奈国势衰微,回天无术。临终作书,还悲叹不已:“平生怀抱,一事无成,惟古近体诗能自立耳,然亦无用之物。到此已无可望矣!”还有一位被朱自清等人称为中国象征派诗歌代表之一的李金发,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出任过驻伊拉克使馆的一秘和代办等职。他在诗歌创作上还算有些名气,在外交上却默默无闻。到了晚年,只得跑到美国新泽西州养鸡,破产后又开服装店,穷困潦倒地度过一生。
自古弱国无外交。只有到了新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之后,才出现了像陈毅那样使中国人民为之骄傲、受到鼓舞的外交家。他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元帅,也是一位才情洋溢的诗人。他在戎马倥偬,风波迭起的一生中,仍然留下了不少大气磅礴的名篇。他的诗歌创作也是我们子孙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李肇星同志正是沿着他的道路,踏着他的足迹前进的。但是,陈毅元帅却没有李肇星这样的幸运,他在文化革命十年动乱的末期,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没有来得及看到“四人帮”的覆灭,看到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在国际国内出现的巨大变化,没有看到今天的中国一派蓬蓬勃勃、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否则,他一定又会创作出更多气壮山河、铄古振今的诗篇。他的遗志,只能由李肇星和他的外交界朋友们继续完成。
国运昌,文运昌。愿外交家中出现更多的诗人;愿诗人中出现更多的李肇星。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歌颂中华民族的当今盛世,同心协力迎接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尊敬的诗人,大使,部长李肇星同志,祝愿您在新的部长任期和您的未来生活中,为祖国为人民谱写出更为辉煌灿烂的不朽篇章.
3-003 完 初稿落笔于2003.6.1.
|